“通過這個甘蔗種植AI大模型系統,我們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網絡,農戶動動手指,在手機上就可以得知甘蔗長勢好壞、土壤溫濕度,以及病蟲害狀況等信息,并根據提示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讓甘蔗更健康成長。”7月1日,廣西益興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光藝接受采訪時說。
陸光藝口中的甘蔗種植AI大模型系統位于全國首個甘蔗智慧農場——廣西崇左市江州區益興糖料蔗核心示范基地,該基地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團隊提供技術支持,采用“產學研推用”結合的模式創建,旨在為蔗糖生產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
陸光藝告訴記者,通過AI賦能,甘蔗智慧農場把數字化、機械化融于一體,甘蔗種植可以實現從良種繁育、規模化經營到水肥智慧灌溉、農機智能作業的全周期精細化管理,甘蔗糖分含量和單產也能得到提高。
廣西是中國最大蔗糖生產省區,糖料蔗產量、食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六成以上。但是一些甘蔗種植在坡度大的丘陵山區,加之甘蔗地塊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機械的使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介紹,為補齊甘蔗生產機械化短板,廣西積極推動農機數智化升級改造,推動“人工智能+農機”典型場景應用,全力推進甘蔗機收工作。
目前,益興糖料蔗核心示范基地已完成信息感知系統、蔗田智慧灌溉升級改造、蔗田生產智慧管控與展示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
2024/2025榨季,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1135萬畝,糖料蔗入榨量4859.54萬噸,機收蔗入榨量較上一榨季增加106萬噸。
下一步,廣西將繼續推進全國甘蔗機械化生產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和智慧農場建設工作,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以點帶面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