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玉山的夏日田野間,引擎轟鳴取代了往昔的勞碌,新購置的農機正成為豐收的主角。這背后,是玉山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真金白銀”的精準滴灌,不僅直接減輕了農戶負擔,更激活了鄉村消費的一池春水。
補貼精準直達,農戶購機無憂。今年1至5月,玉山縣依托社保卡“一卡通”高效通道,向農戶精準發放農機購置補貼601200元,資金撥付成功率達到95%以上。這份沉甸甸的政策紅利,有效減輕了農戶購置農機的資金壓力,直接撬動了農機具的消費需求。數據顯示,全縣共受理農機補貼申請48份,補貼農機具50臺,預計發放總補貼金額48.832萬元,惠及農戶41戶。在政策激勵下,更多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正走進田間地頭。
要讓補貼真正惠農利農,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尤為關鍵。玉山采用“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網,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政務網站廣而告之;線下工作人員深入鄉鎮街道、田間地頭,面對面講解政策,發放手冊,讓農戶“聽得懂、會申請”。
在資金監管上,玉山構筑起嚴密防線。申請信息審核是第一關,購機現場核驗緊隨其后,確保機具型號、編號及購買者信息真實匹配;嚴格篩查是否存在重復申報補貼行為,一經發現立即作廢申請。審核通過后,補貼信息在縣購機補貼系統、政務公開平臺及鄉鎮街道公示欄進行“陽光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補貼發放后,每年按不低于補貼機具總量10%的比例進行抽查核驗,對“套補”“騙補”等行為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國家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消費潛力釋放,賦能產業升級。補貼政策不僅直接降低了農戶購機成本,更激活了縣域農機市場的消費潛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玉山縣購買農機具的主體已從傳統大戶擴展至眾多散戶。隨著單臺最高補貼額達26250元的自走式半喂入稻麥聯合收割機等高效機械進入更多小農戶家中,農業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補貼政策也帶動了農機手技能提升需求。玉山結合補貼工作,已針對性培訓農機手30名,為現代農業發展儲備技術力量。更令人振奮的是,玉山縣已成功向上爭取市級農機補貼資金逾660萬元。這筆可觀的后續資金,將持續為玉山農業機械化升級和鄉村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農機補貼的精準發放,如同播撒沃野的及時雨,既解了農戶購置先進生產工具的燃眉之急,更在廣袤鄉野間悄然掀起一場生產與消費的升級浪潮。新農機馳騁沃野,新動能蓄勢待發,玉山以政策為犁,深耕鄉村振興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