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千重,又迎豐收。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水稻陸續進入收割期,連片稻田滿目金黃,穗頭垂墜,豐收在望。當地積極調配農業機械,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收割進度,確保稻谷顆粒歸倉。
在景谷鎮團山村的稻田里,多臺聯合收割機正來回穿梭,機器轟鳴聲中,收割、脫粒、秸稈粉碎、清選等工序一氣呵成。轉眼間,一片片金黃的稻谷便被盡數收入機艙,再通過輸送管裝入袋中。農戶們緊隨其后轉運糧袋,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家這5畝水稻,不到一小時就收完了!”種植戶紀德薪一邊撐開編織袋,一邊高興地說,“以前全家上陣要忙三四天,現在機械化收割省時又省力,每畝還能節約成本近200元。”這是他第二年采用機械收割,真切感受到了農業現代化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景谷縣堅決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通過提升耕地質量、推廣良種良法、強化綠色防控等舉措,穩步提升水稻產量和品質。同時,大力示范推廣機械化耕、種、收全程作業,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景谷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當地推廣水稻高產栽培、秸稈還田和機收減損等技術,成效顯著。經實測,示范基地畝產達591公斤,較去年有所增長。據悉,2025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6.2萬畝,預計總產量1.99萬噸。
隨著農業機械應用率不斷提升,景谷縣水稻生產不僅實現了節本增效,更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機械化收割為農業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