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南縣大新鎮耕之田水稻智慧農場的稻田里,耙田機在泥濘的田里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一塊塊水田被翻動平整出來,等待插秧。據農場負責人梁勝欽介紹,該農場已實現全環節智能化作業,目前已經完成40多畝稻田的插秧工作。
從7月28日開始收割作業以來,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為“雙搶”忙碌起了來,自動化設備讓水稻種植、生產各環節高效運轉。在智能育秧車間,自動播種機將催芽后的稻種均勻播撒在育秧盤里,噴淋系統根據秧苗生長階段精準補水施肥,為晚稻種植培育出健壯秧苗。中心負責人朱偉宗表示,在智能設備的加持下,育秧車間的育秧效率更高、秧苗品質更好。
收割后的稻谷源源不斷地運往烘干中心。自動化烘干機加足馬力,滿負荷運轉,智能化溫控和濕度調節系統能根據稻谷品種和含水量精準調整參數,確保達到最佳儲存標準。
如今,平南縣水稻產業從育秧、耙耕、插秧、施肥施藥到收割、烘干各環節,都逐漸引進、推廣智能化機械化農機具,讓科技成果成為賦能產業、惠及農民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