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定區外岡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對各類農機設備進行全面維護和檢修,為即將到來的“三秋”農忙做足準備,確保農機以最佳狀態投入工作。
本次檢修中,無人收割機的智能化調試和拖拉機的安全性改造吸引了記者的視線。據介紹,合作社本次對20臺無人收割機進行了系統性檢修與深度調試工作。這批搭載“司南北斗導航駕駛系統”的智能收割機于去年引進,由嘉定本土企業上海司南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具備遠程啟停、智能路徑規劃、自主油門控制、收割脫粒自動調控及一鍵卸糧等功能,單臺日均作業能力可達30畝。
檢修過程中,工作人員重點對導航定位設備、傳感器、控制主板等核心模塊進行了逐項校驗,確保信號接收穩定、指令響應精準。同時,對無人駕駛作業時的相關參數進行了全面復核,包括割臺高度和寬度的精準控制、行進速度調節、自動識別地塊、路徑規劃等,進一步提升復雜田間環境下的作業精度和安全,有效防范偏離作業區、誤觸障礙物等風險。
此外,針對運輸環節的安全提升,本次檢修也對配套拖拉機也進行了重要改造。以往運送水稻的拖拉機僅依賴車頭剎車系統,今年則為后方拖掛的平板車統一加裝了獨立氣泵制動裝置,實現拖拉機與平板車的“雙重制動”。“這一改進顯著增強了整車制動能力,尤其在滿載或下坡路段大大提高了運行安全性。”合作社相關負責人孫佳赟表示,“保安全就是保豐收,只有農機性能穩定、技術達標,才能真正助力豐產豐收。”
在檢修現場,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逐一排查拖拉機、收割機及配套農具的各項性能。從發動機的運行狀態、液壓系統密封性,到關鍵作業部件的磨損情況與傳動靈活性,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磨損零件及時更換,松動部位予以加固,油路清洗、電路調試同步進行,確保每一臺農機達到良好工況,最大限度避免作業期間發生故障,保障作業效率與人員安全。
據悉,目前合作社已完成20臺拖拉機、41臺收割機及所有配套農具的全面檢修,為即將到來的“三秋”工作提供堅實的機械化與智能化支撐,保障農業生產既高效又安全。11月初進入大面積水稻收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