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黃豆等農作物收割的高峰期。在石首廣袤的田野上,隨處可見收割機忙碌的身影,它們在田壟間穿梭,劃出一條條筆直的作業路線,吞吐之間,秸稈分離,糧食歸倉,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秋收景象。
“收割機能夠精準完成直線作業,主要依靠北斗系統和輔助駕駛。在智能系統的幫助下,不會出現漏收,同時提高了作業效率?!笔修r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李銘說。
近年來,石首市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不斷提升農機保有率,引導傳統農機向智能化升級換代,并充分利用智能化農機實現“減損保收”,確保“顆粒歸倉”,守護好糧食安全。
在東升鎮,市耀陽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付傳西開始了一年里最忙的工作。他駕駛著新購置的智能化收割機,為周邊村農戶收割水稻?!爸悄芑崭顧C相比傳統農機,體型更大,不僅不會漏收,還具備更加優秀的脫離率,機器吐出的稻梗上,幾乎沒有稻谷殘留。”付傳西說,智能化收割機能夠有效減少糧食損失,有利于畝產增收,農戶們反響很好。
耀陽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位于東升鎮,成立之初只有5名社員和少量農機,社員們也多是自種自收。2023年,合作社抓住機遇,購置了收割機等10多臺智能化農機,為附近1萬多畝連片農田提供耕種和收割服務。發展至今,合作社已有社員28名,擁有大型旋耕機14臺、收割機8臺、植保無人機6臺等,年服務農田面積達8萬畝。
耀陽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是石首市推廣農業生產機械化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石首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84.25%,其中機收的機械化率達到了86%,農機數量達7萬多臺套,農機總動力達60萬千瓦以上。
收割完成后,烘干則是糧食“顆粒歸倉”的又一重要環節。近日,高陵鎮晏家巷村村民李華高剛收割了8萬斤稻谷,并將稻谷運到了不遠處的市軒揚農機專業合作社。僅僅用了一個晚上,這批稻谷就被烘干,并儲存了起來。“合作社使用的是智能化烘干設備,只要在操作面板上設置好溫度和水分值,設備就會自動工作,烘干時間快、效果好、干濕均勻?!焙献魃缲撠熑诵し逭f,烘干解決了曬糧難、發霉的問題,同時,烘干的出米率也要高于傳統晾曬。
“太方便了!糧食烘干后,大家就不用看天吃飯了?!崩钊A高回想起以前曬糧時,一旦遇到下雨收糧不及時,便會損失慘重?,F在,他把新收的稻谷運到合作社后,心里就踏實了。
肖峰說,合作社高性能的烘干設備每批次最多能烘干糧食12萬斤,設備投資約30萬元,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優惠9萬多元。今年,合作社又新購置了5臺植保無人機,每臺享受補貼1萬多元,這些補貼政策對合作社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據了解,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省級糧食烘干能力提升項目等惠農強農富農政策,是石首市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石首市已申報農機購置補貼800多臺套、申請報廢更新補貼60多臺套,受益戶數達500多戶。在省級糧食烘干能力提升項目方面,從2022年至今,已補助市場主體18家,烘干機62臺,批處理能力約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