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第一期農機手技能提升培訓班結業式在咸陽市武功縣現代區域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湯法碩農機農民合作社)舉行。經過10天緊張培訓,來自全省50個糧食主產縣的50名骨干農機手全部通過考核,成功獲證結業,標志著陜西省農機手專業化、系統化培訓新模式初步形成。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礦玲出席結業式并講話,咸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葉新階,武功縣人民政府縣長張延武參加活動。
結業式上對培訓競賽中表現優異的學員和單位進行了表彰,張坷、吳清林、白亞青等3人獲得競賽一等獎,咸陽市農機化中心和武功縣農機中心榮獲"優秀組織獎"。
本次培訓聚焦糧油作物耕種管收關鍵環節,重點培訓高質量機播、高效飛防植保、機收減損等實用技術,特別增加了農機抗災救災和低空經濟場景應用等新內容。
培訓采用“理論+實踐+線上輔導”多元模式,邀請企業專家、高校教授和農機“土專家”聯合授課,突出實操訓練和作業演練。
培訓期間,學員們克服天氣炎熱、地域農機差異等困難,學習熱情高漲。許多學員主動加班加點訓練,老機手與新學員結成對子互幫互學,形成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經過系統培訓,學員們不僅熟練掌握了新型農機具操作和智能農機應用技術,安全意識也顯著提升。
培訓還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安康學員鄒仁合在老人意外受傷時,仍堅持完成培訓;咸陽學員張棟、渭南學員吳清林等老農機手,既當學員,又當教員,主動擔任“助教”,為新學員答疑解惑。
陜西省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培訓的成功舉辦,為全省農機手技能提升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探索了有效模式。下一步將優化培訓方案,延長重點技術課時,開展個性化輔導,推動更多農機手向“技術先鋒”轉型,為全省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